领导之窗 | 机构设置 | 工作动态 | 政府文件
执法监察 | 政策法规 | 规划计划 | 专项工作
土地管理 | 房屋管理 | 矿产资源 | 地质环境
通知公告 | 在线查询 | 依法收费 | 下载专区
网上信访 | 建言献策
在线调查 | 联系我们
当前位置:首页 > 办事服务 > 地质环境

巫山地质概况

信息来源: 编辑: 审核: 发布人: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:2015-04-07 点击: 次 字号: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巫山地质概况

巫山县地处大巴山弧、川东褶带及川鄂湘黔隆起褶带结合部位,地质构造复杂。褶皱构造为地质构造的主体,断裂构造少而规模小,节理裂隙发育。区内地势南北高、中间低。受山体自身的抬升和外界强烈的溶蚀、浸蚀相互作用,形成地形陡竣、岩溶发育、沟谷密布、峡谷幽深的中、低山地貌景观,由南到北相间分布着呈条带状的三个中山区、三个低山丘陵区。三个中山地貌区分别分布于库区南部边缘,中部的大山乡至三溪乡和大溪乡至金坪乡这三个地段,山顶高程10001800m之间,以岩溶地貌为主,次为流水地貌。三个低山丘陵区分别分布于南部庙宇到培石;中部大溪至三溪;北部双龙至龙溪三个地段,地势较缓呈波状起伏,山顶高程在4001000m之间。以流水地貌为主,次为岩溶地貌。

库区地层属扬子地层区,包括四川盆地分区和大巴山分区。中生界地层广为分布,古生界地层分布在中部建平至望霞和南部抱龙等局部地段。岩性区域分布特征明显,中山地貌区集中分布三迭系嘉陵江组的碳酸盐岩夹碎屑岩,低山丘陵区大面积分布三迭系巴东组的碎屑岩。新生界第四系零星分布,主要在长江巫峡镇、大宁河大昌镇、福田镇及官渡河官渡镇等山间盆地底部,以冲积、冲洪积地层为主,在低山丘陵区山体斜坡以及沟谷坡脚地段普遍分布崩积、坡积、残积地层。

库区构造北部为大巴山弧,构造线走向近东西向,褶皱紧密,两翼不对称,北翼倾角一般22°左右,南翼倾角3045°,局部有倒转现象。次级构造主要有大昌、水口向斜、马渡河背斜等。西北部为大巴山弧、川东褶带东延部分及川鄂湘黔隆起褶带结合,褶皱南翼倾角3457°,北翼倾角2442°,次级构造主要有巴雾河向斜等。中部和南部属川鄂湘黔隆起褶带,为新华夏系弧形构造,在东北部与大巴山弧交接,构造线总体为北东向,褶皱南翼倾角1074°,北翼倾角2485°,局部岩层倒转,主要次级构造有齐曜山背斜、巫山向斜、横石溪背斜、官渡向斜和抱龙背斜等。

断层以平行褶皱轴线的北东向张裂隙为主,压性、压扭性断裂及横切背斜轴线的张性断层次之。压性和压扭性断层主要发育于向斜构造中,断距不大,规模较小,张性和张扭性断层均发育于背斜构造中,一般规模较大,延伸较远,破碎带较宽,构造裂隙及拖拽褶皱发育。

据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(GB50011-2001)和1400万《中国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》(1990年)及近年来三峡工程有关地震的研究资料,区内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。
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【返回顶部